战舰子型号是无尽的拉格朗日中舰船系统的核心机制之一,通过同一舰船基础型号衍生出的不同功能变体,为玩家提供战术搭配的多样性。每种子型号在火力配置、装甲防护、机动性能或特殊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,这些差异直接影响舰队编组的战略选择。例如FG300型护卫舰就存在装甲型、多功能型与侦察型三种子型号,分别承担前排防御、火力输出和战场侦查等不同职责。
子型号的开发依赖于蓝图研究系统,当玩家通过抽卡获得重复基础舰船蓝图时,可选择解锁其子型号。该系统采用分支进化模式,基础型号作为起点可延伸出2-4种专业变体。子型号与基础型号共享技术值培养体系,但各自拥有独立的服役数量限制。雷利亚特隐身护卫舰作为T1阶子型号的典型代表,通过装备隐身鱼雷系统和战场隐蔽装置,在保留基础框架的同时实现了功能质变。
从战术层面分析,子型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首先是定位细分,如静海级导弹护卫舰专注防空,其脉冲型变体则强化对舰输出;其次是阵型适配,装甲型普遍配置在前排而火炮型部署在中后排;最后是策略互补,侦察型舰船能为主力舰队提供曲率航行跳板。这些特性要求玩家在组建舰队时,必须综合考虑子型号的站位属性与武器优先攻击逻辑。
对于子型号的培养策略,建议优先开发具备战略价值的特殊功能型号,如搭载电子战系统的卡里莱恩特种护卫舰,或配备攻城武器的KCCPV2.0轻型攻击巡洋舰。技术点分配应遵循主武器优先原则,重点强化决定舰船核心功能的系统模块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不推荐平均培养多个同类型子型号,而应集中资源打造3-4艘满改特种舰。
子型号系统实质上构建了舰船的能力光谱,从纯防御型的CAS066通用巡洋舰到专注输出的艾奥级攻坚离子炮巡洋舰,形成了完整的战术梯度。玩家需要根据当前战略阶段选择开发方向,前期侧重基础功能覆盖,中后期追求特种作战能力。该系统通过有限的技术资源分配机制,促使玩家进行战术取舍,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舰队发展路线。